“擦亮底色,追求出色”
——语文组举行常规教学研究活动
10月15日下午,我校语文组举行了本学年10月份第一次常规教学研究活动。我校校长室、教务处、教研室、语文组全体教师参加本次活动。
本次教研活动一共分为两方面内容:
一、同课异构,异彩纷呈
活动开始是由高二年级组朱艳、宋雅婷两位老师分别带来《谈中国诗》的精彩授课。
《谈中国诗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5的一篇课文,是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的一篇透过中西方诗歌差别,窥探“中西方文化”异同的文章。因文章属于学术型文体,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。
朱艳老师通过“以主带学”的方式,把课堂交给学生,自己则充当”引路人“的角色,充分确立了“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”地位,学生们在朱老师的引导下,通过自主学习将原本繁难的文本,梳理得清晰明了。

宋雅婷老师的课堂则在充分借鉴钱梦龙先生“导读法”精髓的基础上,牢牢抓住学生接受能力这个最大的实际,利用一连串精心设计的问题,指导学生循序渐进理清文章脉络,进而把握文章主题。

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“同课异构”又”殊途同归”,在我校大力推进“引·学·导·练”教学模式的大背景下,以实际行动丰富和发展了授课模式的具体内容。
二、教学研讨,各抒己见
活动第二项,语文组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,结合我校各年级语文教学的现状、授课进度、考情学情,就两位老师精彩的课堂教学,进行学科教学讨论。
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会议室,进行热烈讨论,并就刚结束的两堂语文课,对课堂教学、课文理解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。
高一年级窦维春老师结合自身多年从教经验,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、学习心理、学习表现,对课堂教学提出了宝贵意见。他指出:“高中阶段的学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征,因此,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非常可贵。”
高二年级马金梅老师在充分肯定两位老师精彩授课的同时,对课程中存在的疑惑点、可深挖处进行了补充和点评。
高三年级王颖龙老师则提出:两位老师在授课时并未完全拘泥于教材,而是以教材为基础进行了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“适当延伸”,并认为这是语文课的应有之义。
最后,语文教研组长董老师做了总结性发言,董老师在总结会议讨论成果的同时,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本次的课堂教学,并对下一阶段各年级语文教学工作、教研工作提出了针对性和指导性意见。

会议最后,语文组还讨论了校“汉字书写”比赛的组织工作,完成了校作文竞赛征文稿件的审阅评分工作,本次教研活动在紧张充实而又愉快祥和的氛围中落下帷幕。

教育教学,是教师的底色。学校大力推行并实践试验“引·学·导·练”教学模式,组织常态化教学研究活动,势必会助推教师“擦亮底色”,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追求“出色”。
语文组:王颖龙
二O一九年十月十六日